藝術家自述 - 《香・奈・兒》
/蘇孟鴻
作詞:林夕
作曲:王菲
王子挑選寵兒 外套尋找它的模特兒
那麼多的玻璃鞋 有很多人適合 沒有獨一無二
我是誰的安琪兒 你又是誰的模特兒
親愛的 親愛的 讓你我 好好配合 讓你我 慢慢選擇
你快樂 我也快樂 你是模特兒 我是香奈兒 香奈兒
香奈兒 香奈兒 香奈兒
嘴唇挑選顏色 感情尋找它的 模特兒
衣服掛在櫥窗 有太多人適合 沒有獨一無二
這個系列作品非關香奈兒,但也關於香奈兒。
任何事物經過翻譯之後如果能留下一個美麗的符徵(signifier),或許因為一個浪漫的誤會而成為另一個荒謬的符指(signified),恐怕很接近藝術的現實。
藝術家面對書寫創作論述總是焦慮的。那些焦慮並非出自書寫或是述說自身創作有一定的難度或是文學修養的需求;它往往是因為作品本身的不可言說性以及文字語言對於作品詮釋的不可能性,否則,我們將不需要視覺藝術之類的創作。正是如此,藝術家能說的往往只是環繞構成作品外部的條件,而非直指那些真正提供感覺的作品核心。
香奈兒這個繪畫系列作品夾雜著那些關於招貼以及展示等之於繪畫的功能與意義。有我一貫關心的那些已然樣板化、模組化以及獵奇化的圖像偏好;也試著組裝西方抽象表現以及張大千表演式的潑墨山水技法。雜交出一種繪畫物種作為我對當代繪畫的些許回應與看法:多義性、歧異性與堆疊繪畫藝術史觀念與風格主義等等的地質學景觀。
樣板化、模組化如芥子園畫譜所引出了某種關於藝術的悖論:跟從樣板而後又給出可供識別的藝術印記。作為樣板也提供種種如同佈景的視覺需要,是的,佈景作為繪畫;繪畫也已然成為建築空間中的佈景,或上牆繪畫或屏風甚至鑲貝掛畫。山水圖像成為繪畫中的佈景,而此佈景再度成為繪畫自身內容。潑普山水(Pop-ink)?
結合抽象表現主義以及潑墨山水式的自動性技法,以厚質顏料堆疊的方式抹消淹沒山水圖像而後以砂紙打磨令其顯影,卻徒留斑剝線條色團為其美感來源。這樣的操作方式將令觀者面對我的繪畫作品時暫時失去觀看焦點,或者說焦點將潰散以致無從定焦而必須自立觀看起點;換句話說,面對單一件繪畫時,先是將其視為「一」張畫,而後進入尋求未必存在的內涵。
出自香奈兒(Coco Chanel)女士故居的屏風也許如幽靈般現身於各式媒體進而形塑了香奈兒的意象,然而這卻也成了「香奈兒」這個詞烙在我腦中的另一種影像。香奈兒不再屬於香奈兒,正如藝術又是屬於誰的藝術?於是給出詞彙再予以創造出繪畫是此次創作的目的,在歌詞中不斷重複的香奈兒彷彿呼喚感覺的咒語,用古老的繪畫語言也不斷重複⋯⋯用誰的手⋯⋯誰的風格⋯⋯誰的技法⋯⋯誰的藝術⋯⋯
作曲:王菲
王子挑選寵兒 外套尋找它的模特兒
那麼多的玻璃鞋 有很多人適合 沒有獨一無二
我是誰的安琪兒 你又是誰的模特兒
親愛的 親愛的 讓你我 好好配合 讓你我 慢慢選擇
你快樂 我也快樂 你是模特兒 我是香奈兒 香奈兒
香奈兒 香奈兒 香奈兒
嘴唇挑選顏色 感情尋找它的 模特兒
衣服掛在櫥窗 有太多人適合 沒有獨一無二
這個系列作品非關香奈兒,但也關於香奈兒。
任何事物經過翻譯之後如果能留下一個美麗的符徵(signifier),或許因為一個浪漫的誤會而成為另一個荒謬的符指(signified),恐怕很接近藝術的現實。
藝術家面對書寫創作論述總是焦慮的。那些焦慮並非出自書寫或是述說自身創作有一定的難度或是文學修養的需求;它往往是因為作品本身的不可言說性以及文字語言對於作品詮釋的不可能性,否則,我們將不需要視覺藝術之類的創作。正是如此,藝術家能說的往往只是環繞構成作品外部的條件,而非直指那些真正提供感覺的作品核心。
香奈兒這個繪畫系列作品夾雜著那些關於招貼以及展示等之於繪畫的功能與意義。有我一貫關心的那些已然樣板化、模組化以及獵奇化的圖像偏好;也試著組裝西方抽象表現以及張大千表演式的潑墨山水技法。雜交出一種繪畫物種作為我對當代繪畫的些許回應與看法:多義性、歧異性與堆疊繪畫藝術史觀念與風格主義等等的地質學景觀。
樣板化、模組化如芥子園畫譜所引出了某種關於藝術的悖論:跟從樣板而後又給出可供識別的藝術印記。作為樣板也提供種種如同佈景的視覺需要,是的,佈景作為繪畫;繪畫也已然成為建築空間中的佈景,或上牆繪畫或屏風甚至鑲貝掛畫。山水圖像成為繪畫中的佈景,而此佈景再度成為繪畫自身內容。潑普山水(Pop-ink)?
結合抽象表現主義以及潑墨山水式的自動性技法,以厚質顏料堆疊的方式抹消淹沒山水圖像而後以砂紙打磨令其顯影,卻徒留斑剝線條色團為其美感來源。這樣的操作方式將令觀者面對我的繪畫作品時暫時失去觀看焦點,或者說焦點將潰散以致無從定焦而必須自立觀看起點;換句話說,面對單一件繪畫時,先是將其視為「一」張畫,而後進入尋求未必存在的內涵。
出自香奈兒(Coco Chanel)女士故居的屏風也許如幽靈般現身於各式媒體進而形塑了香奈兒的意象,然而這卻也成了「香奈兒」這個詞烙在我腦中的另一種影像。香奈兒不再屬於香奈兒,正如藝術又是屬於誰的藝術?於是給出詞彙再予以創造出繪畫是此次創作的目的,在歌詞中不斷重複的香奈兒彷彿呼喚感覺的咒語,用古老的繪畫語言也不斷重複⋯⋯用誰的手⋯⋯誰的風格⋯⋯誰的技法⋯⋯誰的藝術⋯⋯